那天给老房子换吸顶灯,五金店老板随手扔给我个灰扑扑的灯珠:”这个便宜,8块钱”。结果装上不到半个月就开始频闪,晃得人眼睛生疼。后来在灯具城工作的表弟悄悄告诉我:”哥,你怕是买到翻新货了。”这才惊觉,原来LED灯珠这潭水,比我想象的深多了。
最近在装修社群里总看见新手小白问:”选灯珠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似的,完全找不着北啊!”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。去年深圳照明展上,我跟几个干了二十年的老师傅蹲在展台边啃盒饭,听他们掰扯行业门道——原来所谓的大厂排名,压根就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回事。
先说个反常识的结论吧:淘宝销量前10名的厂家,可能连行业前50都挤不进去。去年参加广交会时,亲眼看见某网红品牌的业务经理,拿着隔壁厂家的样品在跟老外谈生意。你猜怎么着?那家代工厂在1688上的店铺,月销量还不到200单。
最近帮朋友盘了份2023年海关出口数据(这可是实打实要开发票的数据),发现个特有意思的现象。?出口量前五的LED厂家,国内消费者压根没听过他们的品牌。比如东莞的华耀光电,去年往欧洲发了1200万颗2835灯珠,但他们在京东自营店才3.7万粉丝。
前两天跟装修队的张工喝酒,他吐槽现在业主都魔怔了:”非盯着那几个网红牌子,其实我们装灯的都直接去中山找代工厂拿货。”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双十一,某大牌LED灯珠搞预售,结果被扒出来和某乡镇企业是同一个生产批号。
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:”那我们普通消费者到底该怎么选?”别急,我特意跑了趟佛山灯具城,跟三家实体店老板和两个厂家业务员聊了整个下午。?记住这三个硬指标比啥排名都管用:?
- ?看封装胶水是否透亮?(对着光看没浑浊雾斑)
- ?金线直径必须≥0.8mil?(拿游标卡尺量过才作数)
- ?点亮半小时后摸灯珠温度?(烫手的直接pass)
上个月帮邻居大姐把关网购的LED灯带,发现个有意思的事。她花大价钱买的”德国进口”灯珠,实际测试光衰值比国产二线品牌还高15%。后来厂家客服支支吾吾承认,他们就是在惠州贴的牌。
最近国家刚更新的《LED照明器件质检白皮书》里有个关键数据:?正规厂家的灯珠必须能承受2000小时85℃高温老化测试。但据我了解,市面上七成以上的低价产品连800小时都撑不过。上次去参观某厂家的老化实验室,看见他们给虾皮店铺的货居然单独开了条低标生产线,真是活久见。
要是你非要问我个人推荐,这么说吧:?我现在装修只敢用两家——要么选给地铁站供货的佛山老厂,要么找给宜家做代工的厦门企业。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”进口芯片”宣传,上周刚有个做外贸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出口非洲的灯珠都是用的国产芯片,照样三年零投诉。
说到底,选LED灯珠跟找对象似的,别看他说什么,要看他做什么。下次再有人跟你吹厂家排名,直接问他:”您这排名的依据,是看天猫销量还是看国家质检报告编号啊?”